姓名:袁瑞强
职称:教授
所在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个人简介:袁瑞强(1980年-),男,山西太原人,理学博士,教授,博导,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水文与大气科学系访问学者。获得“三晋英才”称号、中国水论坛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一项。出版专著《白洋淀流域地下水循环与水化学演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联系方式:Email:rqyuan@sxu.edu.cn
教育背景:
2008 - 20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地理学理学博士学位。
2003 - 2006,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工学硕士学位。
1998 - 2002,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2-,山西大学,教授。
2017-2018,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水文与大气科学系,访问学者。
2014-2021,山西大学,副教授。
2009-2014,山西大学,讲师。
2006-2009,山西大学,助教。
主要科研成果:
研究方向
本人主要从事水循环、水环境与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地下水水文、同位素水文和全球水文。本人主要关注:
(1)地下水可持续性利用和保护问题。综合运用水文观测、水文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方法和数值模型模拟,研究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流域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补、径、排过程;地质构造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及机理和地热水形成机理;以及不同人类活动对流域主要水文过程和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2)陆面水循环过程与水文气候问题。基于陆面和卫星观测资料,综合分析陆地水储量变化、干旱和热浪,以及陆气耦合问题;研究水循环及单个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通过研究降水同位素组成和变化机理,识别降水同位素指示的环境和气候变化;揭示水文规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主持和参与的研究工作
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地下水调查研究
晋陕峡谷黄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地下水调查研究
洞庭湖上游平原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和铁锰污染研究
汝城地热水系统水循环机理研究
引黄调水对汾河上游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同位素示踪淮河污染对沿岸地下水水环境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参与)
白洋淀流域地下水循环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与)
黄河三角洲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研究(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参与)
讲授课程
讲授生化环平台课《新生研讨课》
讲授本科生专业课《全球变化概论》、《地质学基础》、《水文学》、《测量学》、《环境微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实验》。
讲授本科生校本通识课《我们的行星:地球》。
讲授研究生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
[1] Ruiqiang Yuan*, Fei Li, Ruyu Ye. 2023. Global diagnosis of land–atmosphere coupling based on water isotopes. Scientific Reports, 13:21319.
[2] Ruiqiang Yuan*, Zhibin Li, Siyu Guo, 2023. Health risks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the five basins of Shanxi, China: Geographical, geological and human activity rol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316(1): 120524.
[3] Yuan, Ruiqiang*, Zhang, Yi, Long, Xiting, 2022. Deep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in a Syncline in Rucheng County,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610, 127824, DOI:10.1016/j.jhydrol.2022.127824
[4] Yuan, Ruiqiang*, Chang, Liling, Niu, Guoyue, 2021. Annual variations of T/ET in a semi-arid region: implications of plant water use strategies. Journal of Hydrology, 126884.
[5] Jiali Lv, Ruiqiang Yuan*, Shiqin Wang, 2021. Water diversion induces more changes in bacterial and archaeal communities of river sediments in a mid-latitude area than seasonalit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93, 112876. 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1.112876
[6] Ruiqiang Yuan*, Meng Wang, Shiqin Wang, Xianfang Song, 2020. Water transfer imposes hydrochemical impacts on groundwater by altering the interaction of groundwater and surface water. Journal of Hydrology, 583: 124617.
[7] Ruiqiang Yuan*, Wenxin Zhang, Xin Tao, Shiqin Wang, Liang Zhang, 2020. Coupled effects of high pH and chemical heterogeneity on colloid retention and release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586: 124285.
[8] Ruiqiang Yuan∗, Liling Chang, Hoshin Gupta, Guoyue Niu, 2019. Climatic forcing for recent significant terrestrial drying and wetting.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133: 103425.
[9] Yuan, R.*, Tao, X., Yang, X., 2019. CO2 emission of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4.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10(1): 59-67.
[10] Yuan, R., Song, X., Zhang, Y., et al. Using major ions and stable isotopes to characterize recharge regime of a fault-influenced aquifer in Beiyishui River Watershed,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1, 405(3-4): 512-521.
学术交流
[1] 2023年国际地下水会议,中国,西安,2023年7月10-11日
报告:晋陕峡谷黄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2] 第十九届中国水论坛,中国,大连,2022年4月9日-4月10日
报告:汝城县田庄向斜地下水深循环系统示踪
[3] 首届“中国陆面蒸散发研究大会”,2020年11月13-15日
报告:半干旱荒漠区T/ET年内动态及植物水利用策略
[4] 2020年国际地下水会议,中国, 北京, 2020年10月23日-24日。
报告:受调水影响的河岸带地下水动态与水量交换
[5] 国际华人青年水科学协会CYWater第八届夏季会议,2020年7月。
报告:基于水同位素的陆气耦合观测分析
[6] 陆面过程模型发展及陆气相互作用研讨会, 山西, 太原, 2019年6月3日。
报告:地面降水和大气水汽中水同位素变化指示陆面过程影响
[7] Seminar on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System in Large-size River Basins. September, 2011, Beijing, China.
Oral: Major Ion Chemistry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Alluvial Fans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8] 第九届中国水论坛,中国,兰州,2011年8月。
报告:基于干河床非饱和带氯离子和氧-18剖面的降水入渗补给速率研究。
[9] 第二届水体稳定同位素研讨会,中国,北京,2011年5月。
报告: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和主要离子水化学的北易水流域浅层地下水补给机理研究。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南中环东街63号邮政编码:030031联系电话:0351-7010600
版权所有 ©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