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范晓辉
职称:讲师
所在专业:生态地理
个人简介:范晓辉,男,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生态学。主要从事数值模拟、模型构建及程序设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了科研课题 5 项,其中数据库平台建设 2 项;参与课题 14 项,其中开发类课题 5 项(主要承担算法设计/指标体系构建/数据库建设等任务)。已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编著作 2 部。获山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二完成人)1项;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登记证书1项。为研究生讲授“生态学统计分析”和“GIS 程序与设计”等课程;为本科生讲授“战争与气候变迁”等课程。
招生方向:期待具有生态地理学专业基础,同时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同学的加入。
联系方式:fanxiaohui@sxu.edu.cn
教育背景:
1) 2009-09 至 2012-07, 山西大学, 生态学, 博士
2) 2006-09 至 2009-07, 山西大学, 计算机信息与技术学院, 硕士
3) 1999-09 至 2003-07, 山西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士
工作经历:
1) 2012-07 至 今, 山西大学, 黄土高原研究所, 讲师
主要科研成果:
Ø 主持的部分项目:
1)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自由探索类, 202203021221027, 山西省PM2.5与O3协同控制路径, 2023.01 -2025.12, 9.0万元
2) 山西苇航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开发, 02070121040025, 山西省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平台建设, 2021.04-2022.03,10万元
3) 中环联众(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研究开发, 02070118060057, 山西省空气质量指数预测平台建设, 2018.06-2021.06, 15万元
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开发, 02070116120064,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极值参数与NDVI变化的关系研究 , 2016.12-2018.12, 3.35万元
5) 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2013021030-2,黄土高原地区近5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研究,2013.01-2015.12,3.0万
Ø 参加的部分项目(注:括号中的内容表示在该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我国四大高原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与适应研究, 2020. (升温分量的提取与分析)
2) 山西省科技厅,数据平台建设,山西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研究,2015. (系统开发和数据库建设)
3) 山西省林业厅,数据平台建设,山西省森林碳储量及其动态研究,2015.(数据处理与分析)
4) 山西省教育厅,基础研究,山西省近50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特点研究,2014. (数据处理与指数的计算)
5) 山西省重大专项子课题,工矿区生态恢复技术标准与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研究,20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Ø 开发系统或功能模块
1) 基于selenium/rdom的网页数据抓取方法的实现,基于R语言开发。
2) 基于色轮的可视化取色的实现,基于R语言开发
3) 基本SEM的统计及网络结构的实现,基于R语言开发
4) Mann-Kendall突变检验,基于VBA开发
5) AUCOTEAD_MAKESENS V1.0,基于VBA开发
6) 气象数据处理系统,基于VBA开发
7) 参数检验批量处理,基于VBA开发
8)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计算软件RClimDex 1.0+,基于R语言升级
9) 时间序列一致性检验程序RHtestsV3.0+,基于R语言升级
Ø 发表论文(*为通讯作者)
1) Sun, Lina; Wang, Mengben; Fan, Xiaohui*; Spatial patter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biomass carbon density for natural and planted coniferous forests in mountainous terrain, easter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Forest Ecosystems, 2020, 7(1): 0-9
2) Wang Qixiang; Wang, Mengben; Fan, Xiaohui; Seasonal patterns of warming amplification of high-elevation stations across the glob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18, 38(8):3466-3473
3) Lina Sun; Qixiang Wang; Xiaohui Fan*; An Integrative Approach to Study How Driving Factors Control Biomass Carbon Density for Natural Mountain Forests, in China’s Loess Plateau, Forests, 2022, 13(7): 1114-1114
4) Wang Qixiang, Fan Xiaohui, Wang Mengben. Warming amplification with both altitude and latitude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2021,1-18.
5) Wang Qixiang, Wang Mengben, Fan Xiaohui* et al. Trend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the Loess Plateau Region of China, 1961–2010.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6, DOI 10.1007/s00704-016-1820-z
6) Fan Xiaohui, Wang Qixiang, Wang Mengben, Claudia Villarroel Jiménez, Warming Amplification of Minimum and Maximum Temperatures over High-Elevation Regions across the Globe, Plos One, 2015, 10(10): e0140213
7) Fan Xiaohui, Wang Qixiang, Wang Mengben,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During 1959-2008 in Shanxi, Chin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2, 109: 283-303
8) Fan Xiaohui, Wang Mengben, Change Trend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ver Shanxi Province, Chin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11, 103: 519-531
Ø 其它
1) 王孟本; 范晓辉; 张建新; 李芬; 王麒翔; 郝智文. 山西省气候变化特征与适应战略研究,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 自然科学三等奖, 2018 (科研奖励)
2) 范晓辉; 王麒翔; 王孟本; 时间序列自相关检验校正及非参数趋势统计软件(简称AUCOTEAD_MAKESENS), 2012SR003522, 原始取得, 全部权利, 2011-8-20 (软件著作权)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南中环东街63号邮政编码:030031联系电话:0351-7010600
版权所有 ©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