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院简介
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山西大学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学院之一,其前身是1985年12月成立的环境保护科学系,2001年更名为环境与资源学院,是山西省乃至全国最早开展环境类高等教育的院校之一。学院现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五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科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优势特色专业,环境工程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并分别于2019和2020年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于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于2023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时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地理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生态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多年来,很好地服务于山西省地方经济,为山西省和全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办公电话:0351-7010600
学院公众号二维码:
2、专业介绍
(一)环境科学(四年制、工学学位)
主要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工作的拔尖型人才。
专业特色: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关系研究。
主干课程包括:环境学概论、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法学等。
(二)环境工程(四制年、工学学位)
主要培养掌握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与工程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等专业技能,能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土壤污染治理、水处理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主干课程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四年制、理学学位)
主要培养具备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等知识技能,能从事自然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研究、环境评价和规划、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
专业特色: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与规划及地信遥感技术的应用。
主干课程包括:地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遥感概论、区域分析方法等。
(四)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四年制、工学学位)
主要培养掌握资源循环利用、低品位资源绿色再生产、资源循环过程管理、工程设计和技术实施的理论和方法,能从事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科学研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生产过程设计、科技和生产管理的高级工程科技人才。
专业特色:节能减排与资源循环利用
主干课程包括:分离工程、资源加工过程与装备、工业生态学、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学反应工程、资源加工过程与装备等。
(五)生态学(四年制、理学学位)
主要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化素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态学理论基础和科学研究等技能,能从事农林牧渔、环保、园林、医药和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与生态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
专业特色: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主干课程包括:种群与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变化生态学等。
3、毕业前景
我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共214人,升学117人,占总人数的54.67%。其中,保送至校内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共38名,考取国内研究生共79名,境外深造1人。近年来学生考研的院校主要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国家级相关科研单位。
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大多在各级环保部门、规划部门、政府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工矿企业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保技术和管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生态工程设计与污染修复工作。
4、名师寄语
程芳琴(教授、副校长):
让我们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践行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赵华章(教授、院长)
学习是通向未来的阶梯,唯有爱学、会学、 善学,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未来世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希望大家在山大环资这个大家庭里,播下梦想,坚定信仰,收获成长,愿青春之花在此怒放。
桑楠(教授):
梦想在这里起飞,人生在这里充实,知识在这里升华,前途在这里铸就。愿你思想有多大,你就创造多大的未来。
李华(教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一块土地,只要用勤劳的汗水灌溉,一定能结出丰收之果。相信自己,天道酬勤!
张红(教授):
大学是一束光,是可以从平凡生活中升华出的美丽梦想。大学是我们对于至善至美的追寻,也是懵懂岁月对于未来的渴求。大学是什么?这取决于你带着什么样的梦想走进它。
郝艳红(教授):
让我们共享学习和成长的快乐,共度美好时光,为谱写“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马克明(教授):
学习生态学,你就有机会:亲近自然,感受生态之美;认识自然,探寻生态之妙;更重要的是,你的人生境界,会得到跃升。
5、院友风采(注明姓名,本科毕业年届,现工作单位、职务等)。
张勇:
山西大学环境保护专业1997届本科毕业生。现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系主任、责任教授。
付永硕:
山西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3届本科毕业生。现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张健: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04届本科毕业生。现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王学伟: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现工作单位: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终身教职)。
赵云鹏: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读学校: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直博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南中环东街63号邮政编码:030031联系电话:0351-7010600
版权所有 ©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