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学院概况 系所中心 师资队伍 招生就业 教学工作 图片新闻 实验中心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动态 » 专题活动
 
研究生教学:开学四周线上教育工作总结

抗疫教学两不误    校院分级抓落实

    根据学校《关于做好新学期网络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本着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教学不断线,计划不打折,质量不降低”的原则,我院于2月24日起井然有序、按部就班地开展了2019-2020-2学期的线上系列工作。

按照研究生院的相关通知和要求,在院党、政一把手的领导下,分管副院长和包括研究室主任、导师代表等老师组成的“研究生教学指导工作组统筹协调下,注意发挥教师、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教学秘书等层级职责和作用,我院利用学校搭建的公共硬件和网络教学平台,对167人硕士生、11人博士生,合计178人的研究生开展了平稳、有序的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效果良好。

一、教师是线上教学的栋梁

我院维持了2019-2020-2学期的课表安排时间,在经过4周的师生教与学的网络教学探索后,2019级的76名硕、博士生分别参加了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7门课程线上授课,基本形成“爱课堂或雨课堂+企业微信群”的教学模式,即,以企业微信会议为主,以雨课堂或爱课堂为辅的多元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前点名、课中接龙答题及互动,直至课后布置作业的环环相扣,效果良好。授课教师积极配合前四周的教学工作总结,发来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经验,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建言献策。

例1

作为第一门开课的《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课程,严俊霞副教授精心挑选了爱慕课“国家精品课程”,采用“企业微信+微信群”对学生考勤、视频教学、随机点名回答问题、习题答疑、线上讨论、收集课后作业、语音答疑等多环节授课,并以典型案例分析,激发了学习兴趣,开阔了研究生视野和科研思维,增强了研究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未来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理解和认知。

image.png

例2

班巧英副教授所授的《高等环境微生物》课程在“雨课堂+企业微信群”进行了课前操作演示,由于自行更换了网线(六类)、路由器(2600兆),感受了“有线比无线稳定且增速2-3倍”的顺畅实现了线上发送题目与学生互动、线上语音答题等环节的授课效果。同学们都进行了认真准备,多数研究生PPT演示制作效果良好体会有三:(1)保持网络畅通和光网速,需要“猫、网线、路由器”相匹配(2)“雨课堂+其他”讲授课程,可通过雨课堂直播回放功能;(3)遇到课堂网络卡顿、提交答案滞后等问题教师则通过延长答题时间课间答疑、回看等方式得到解决。

image.png

例3

刘海龙教授和李日强副教授组成的《工业与饮用水污染治理》团队授课,选定国家精品课程并适当调整内容的“爱课堂+企业微信群”方式,每次课前都要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告知同学们预习,课上在企业微信群中,以填表的方式给学生安排思考题,并当堂解答和评判研究生同学的课中疑问和答题表现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强化了研究生对于工业与饮用水污染治理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掌握了到课率

image.png

 image.png


       例4

张霄羽教授讲授的《环境资源与遥感》课程:准备了三套线上教学预案,即:网络通畅教学平台正常时,使用雨课堂+微信会议完成教学设计的各项内容;不稳定时,利用微信会议完成教学内容;平台瘫痪时,利用微信群与学生开展讨论和互动,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提前20分钟进入雨课堂,开启企业微信会议,学生签到。老师钟开课,保持手机微信在线,在雨课堂介绍本堂主要知识点利用微信会议观看视频,授课环节分为直播授课、观看录播视频、在线讨论和互动,通过提问、学生参与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精力集中及积极参与课后作业主要围绕对课堂内容的加深理解,下节一上课进行讲解(图1)

1:授课环节示意图

image.png

2:课堂互动

image.png

例5

秦国华教授讲授的《环境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博硕士同堂的专业必修课程,采用雨课堂+企业微信会议线上授课。感受有三:(1雨课堂的优点是能够让学生通过答题、弹幕、投稿等方式参与进课堂中直播回放缺点是不能实时展现动画,学生看不到屏幕上鼠标的移动,不能和学生语音交流,而企业微信正好弥补了雨课堂的这些缺陷。(2雨课堂与企业微信会议的完美结合,使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给同学们授课、发送题目,及时了解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弹幕与老师沟通提问,在企业微信屏幕演示分享自己的PPT,教师在讲解中给予及时的更正和补充,并适时地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利用雨课堂投稿提交分组讨论的结果。3为了给学生提供恰当的题目、开展适时讨论提问等教学环节,教师需提前2天备课,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但是,当听到同学们对所授内容恍然大悟时的“噢,我明白了”,顿感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image.png

例6

朱娜副教授的《环境规划与管理》网络课程,采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群”的教学方式,形成企业微信会议为主、雨课堂为辅的多元教学模式。经验有三:其一,推荐同学们电脑端使用企业微信语音、PPT同步直播教学,手机登录雨课堂进行签到、发弹幕、投稿、发布作业等课上互动交流,保障教学效果。其二,企业微信会议在课堂讨论、文献分析等环节中发挥了优势,可以实现多人参与问题讨论、文献资料整理分析等多元化互动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三,利用雨课堂签到统计,及时了解学生到课情况,切实做到疫情期间学生上课一个不能少,保证了教学秩序,实现教学督导网络化管理。

image.png

  例7

杨永刚副教授的《资源地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采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群+会议共享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充分发挥会议语音功能进行教学互动,保障了教学活动不受网络影响。

image.png


二、研究生是线上学习的主体

1、2019级的线上课堂教学收到较好效果。

研究生同学们不仅掌握了“雨课堂或爱课堂+微信企业群”的技能,而且,在教师一览无余的微信群里,实现了全勤的上课率,教师的认真备课,拉拽着同学们紧跟讲解内容和提问,积极参加PPT演示和语音、文字回答问题,提高了学习、认知效果和教学质量。

image.png


2、研究生线上科研指导工作全面铺开

我院于2019年12月召开了2019级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开启了导师对在校所有研究生的科研、论文指导。疫情期间,考虑到研究生居家学习有可能出现的懈怠和一些不定因素带来的困惑及担忧,导师加强了对所指导研究生的身心关怀和科研指导、督促要求包括书籍和文献阅读、科研讨论即将开展的中期考核、小论文发表、大论文写作,以及毕业班学位论文查重、答辩、毕业、择业、就业等工作,建议同学们在文献中寻找更为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比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image.png


      桑楠教授悉心指导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李华教授认真审核并指导毕业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研究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张全喜教授适时组织召开研究生组会,指导和答疑在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李瑞金教授对研究生论文提出详细修改意见;
王翠红副教授指导的一名2018级两年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虽身植疫区又面临毕业,但及时得到了导师的关怀、指导和学校对湖北籍学生的慰问,受到鼓励;魏海英副教授指导的毕业生疫情期间正在美国研修,通过线上送关怀、认真指导毕业论文,提升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袁瑞强副教授给研究生布置抗疫期间的工作内容,讲授具体方法;高冠龙老师对学生的数据分析方法予以指导。


image.png

        这一切,都为研究生同学自觉、自律、自省、自悟地完成学制内教学培养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助力和动力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1、充分发挥学院教学指导组的指导、督导作用。

院级研究生教学指导组专家和线上工作组,实时地开展制定计划、落实措施、群策群力、检查督查以及听课巡课、收集学生课堂反馈、督促中期考核以及关注毕业论文答辩等系列工作,认真检查并落实,使研究生培养工作有了定盘心。

2、积极调动班干部的协调、纽带作用。

我院三个年级、五个专业的硕士生,和四个年级、一个专业的博士生,合计15位班长,他们在学校下达通知的那一刻起,便承担起班级同学的信息收集与反馈、同学协调与联系、数据统计与汇总、书文撰稿作报道等各项工作,起到了尖兵、模范、堡垒、纽带的积极作用,彰显了新青年高智商、高情商的高素质和热爱集体、勇于奉献的无私精神。

image.png

3、体现研究生教学秘书承上启下、以点带面的关键作用。

面对疫情带来的复杂性教学环节工作与网络管理挑战,我院教学秘书认真学习线上管理知识和技能,自购手提电脑,搭建起居家办公的工作平台,在院领导和分管副院长的部署、指导下,认真完成岗位任务,及时跟进学校有关提前毕业、挂科重修、学位信息校对、在校发表论文审核等流程安排,做到纵向请示和汇报、横向联络和沟通,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平稳和有序。

image.png


四、教学秘书工作心得:

(1)树立爱岗敬业、遵规守纪、尽责守职、公正无私的职业品德

(2)加强技能知识学习和掌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雷厉风行、高质高效地开展线上系列工作

(3)保持积极向进取的工作斗志。不推诿、不退缩,保证24小时无间歇的网络畅通,提升疫情下能组织、善管理、有思路、重落实的职业素养和应急担当

(4)尊重领导和师生,接受研究生院的纵向领导并保持联系,为每一位在校咨询的学生提供准确的政策解读和问题解答,增强爱校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

(5)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五、结语

2020年的抗击疫情工作还在持续,我院的研究生教学工作也将持之以恒地,在研究生院的政策指导、制度规范和落实要求下,保持院领导和教学指导组的领导、协调以及每一位师生的支持配合,注重加强教职工立德树人、爱岗敬业和学生遵纪守法、勇于攀登的精神培养与责任教育,以激发青年人只争朝夕的创造力和正能量为出发点,努力培养出爱祖国、懂科学、肯攻关的高素质人才。

                                                                                           环境学院研究生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3月21日

 
Copyright 2009-2011 www.yqrcs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2772号